今晚精彩的奧運羽球賽事結束,戴資穎榮獲銀牌,卻看到臉書上開始出現一些「不應該輸」、「不能接受」的評論。這種人齁,哲學家尼采稱作「怨恨之人」,就是自己沒有能力去做,清楚知道自己很弱,所以看到別人做不好的時候,就見獵心喜、見縫插針來刷存在感,讓自己感覺在幻想世界裡贏得了勝利。
在古希臘時代,一般觀眾看奧運時抱持的心態是這樣的:這是一群神人的對戰!我們凡人竟有這般榮幸觀看最接近神的人,必當讚嘆強者之強盛!去接近像神一樣的人本身就是一種美德,這是強健的人的心理狀態,相比之下,不健康的人、「怨恨之人」的心理就是在比賽結束後評論得頭頭是道還給負評,分析得好像自己是世界級羽球冠軍一樣。在尼采看來,怨恨之人太多,通常是一個民族衰亡的象徵。希望台灣不要出現太多怨恨之人。
今晚的雙強對決真的刺激精彩👏👏
謝謝戴資穎,讓世界看見台灣有如此強健優秀的人❤️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memess/photos/a.285290368801084/812342416095874/